反渗透水是通过反渗透技术制备的高纯度水,其原理基于半透膜的选择性透过性。以下是详细的制备原理、步骤、设备及应用领域:
一、制备原理
- 渗透与反渗透现象
- 渗透:当稀溶液(如淡水)与浓溶液(如盐水)被半透膜隔开时,水分子会自发从稀溶液侧流向浓溶液侧,直到两侧压力平衡(渗透压)。
- 反渗透:在浓溶液侧施加高于渗透压的压力,使水分子逆方向流动,从浓溶液侧流向稀溶液侧,而杂质(如盐类、有机物、微生物)被截留。
- 半透膜特性
- 膜孔径极小(通常<1nm),允许水分子通过,拦截溶解性盐类(如Ca²⁺、Mg²⁺)、有机物(分子量>100)、微生物和病毒。
二、制备步骤
- 预处理系统
- 目的:保护反渗透膜,延长寿命。
- 流程:
- PP滤芯:去除水中5μm以上的颗粒杂质(如铁锈、泥沙)。
- 活性炭过滤:吸附余氯、异味及部分有机物。
- 软化树脂(可选):针对硬水,去除钙镁离子,防止膜结垢。
- 反渗透纯化系统
- 高压泵:提供压力(1.5-10.5MPa),驱动水分子透过膜。
- 反渗透膜组件:水分子通过膜产出纯水(脱盐率>98%),杂质随浓水排出。
- 后处理系统(按需选择)
- 混床离子交换:进一步去除微量离子,提升电阻率至18.2MΩ·cm(超纯水)。
- EDI(电去离子):连续去除离子,适用于大规模超纯水制备。
- 紫外线杀菌:灭活微生物,保证水质安全。
三、关键设备
设备名称 |
功能 |
预处理过滤器 |
去除大颗粒、余氯、有机物 |
高压泵 |
提供反渗透所需压力 |
反渗透膜组件 |
核心分离单元(如陶氏、海德能品牌膜) |
混床/EDI |
深度脱盐与超纯水制备 |
紫外线灯 |
杀菌消毒 |
四、应用领域
- 饮用水:瓶装水、家庭净水系统。
- 工业用水:
- 电子/半导体:超纯水清洗晶圆。
- 制药:符合GMP标准的注射用水。
- 化工/电力:锅炉补给水(防结垢)。
- 海水淡化:沿海缺水地区的水源解决方案。
- 废水回用:工业废水处理后循环使用。
- 实验室:分析实验、细胞培养用水。
五、优势与局限性
- 优势:无需化学药剂,物理分离环保;能耗低(相比蒸馏)。
- 局限性:预处理要求高;膜需定期清洗或更换。
通过这一流程,反渗透技术能稳定产出高纯度水,满足从日常饮水到尖端工业的多场景需求。